<pre id="x1bdz"><p id="x1bdz"></p></pre>
    <address id="x1bdz"></address>
        <noframes id="x1bdz"><rp id="x1bdz"></rp>
          <big id="x1bdz"><pre id="x1bdz"><em id="x1bdz"></em></pre></big>

            <output id="x1bdz"><i id="x1bdz"></i></output>
            杭州斯卡拉過濾技術有限公司 · 品質創造價值 服務成就未來!
            服務熱線:0571-86176836
            NEWS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資訊判斷液氮發生器發生泄露的方法及需要保留一定量液氮的原因介紹

            判斷液氮發生器發生泄露的方法及需要保留一定量液氮的原因介紹

            更新時間:2022-02-23點擊次數:1306
              液氮發生器是以氮氣為冷源來冷卻液空或液氮的。當發生泄漏時,就會影響分餾塔的正常工作。它分兩種情況:
              1、氣氮漏出器外。這一般發生在連接管焊縫或法蘭處。當氣氮外漏時,進入熱交換器的氣氮量減少,液體的過冷度減小,節流后氣化率增大。同時,由于這部分沒有經過復熱的氮氣通過絕熱材料漏掉,使氣氮產量下降,冷損增加,筒殼結霜,冷凝蒸發器的液氧液面下降。
              2、液空、液氮漏向氮氣側。由于液空漏到氮氣側,液氮發生器將在換熱器中進一步被回收冷量,所以冷損增加并不明顯,但冷端溫度丁。會下降,冷端過冷。如果是液空泄漏,由于液空的氮濃度低,漏入氣氮中就會使氣氮純度下降。液體泄漏后,進上塔的液體量減少,回流液減少,會使精餾工況惡化,氧產量下降,嚴重時分餾塔無法正常工作。
              為了進一步判斷液氮發生器是否泄漏,需將分餾塔停止加熱。將中壓系統和低壓系統隔開,盡量做到不漏氣,然后分別對中壓系統、低壓系統試壓。若中壓系統升至工作壓力,低壓系統有氣或低壓系統升至工作壓力,中壓系統有氣時,在排除冷凝蒸發器、液空節流閥、液氮節流閥等中低壓連接閥門不漏的情況下,可進一步確認是液空、液氮過冷器泄漏。此時應扒掉珠光砂,拆開處理。
             

             

              那么為什么說液氮發生器中需要保留一定量的液氮呢?原因如下:
              1、對于新罐或者干燥狀態的罐需要使用液氮進行預冷工作,防止溫差過大損壞容器導致內膽破損,這樣會降低容器的使用年限,但是填充液氮的時候不要將液氮倒在真空排氣口處,防止影響容器的真空。
              2、當我們平時填充容器內的液氮的時候,可以在液氮剩余量是總容量的1/3的時候就可以再次填充液氮了,填充的方法可采用稱重法或者細木棒法都可以。要知道1立方液氮重0.8公斤加上罐的重量得出滿灌的重量,減去現有重量,就是需要補充的容量大小。細木棒法,只要把木棒放入容器內,結霜的部分就是容器內液氮剩余量的高度。
              3、為了降低容器內液氮的消耗量,需要在容器內還有少量液氮的時候需要再次進行填充液氮,或者用完液氮48小時內再次填充液氮即可。
            聯系我們
            掃碼加微信 移動端瀏覽
            Copyright © 2025杭州斯卡拉過濾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浙ICP備15045093號-4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xml
            91在线精品播放|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欧美精品国产制服第一页

            
            

              <pre id="x1bdz"><p id="x1bdz"></p></pre>
              <address id="x1bdz"></address>
                  <noframes id="x1bdz"><rp id="x1bdz"></rp>
                    <big id="x1bdz"><pre id="x1bdz"><em id="x1bdz"></em></pre></big>

                      <output id="x1bdz"><i id="x1bdz"></i></output>